繁体版 简体版
502TXT > 科幻 > 这世界危在旦夕 > 分卷阅读1449

朱尔典当即反问身后的武官,“这种改革会有什么影响?”

“现在蒸汽卡车的实用性较高,但中国人选择了更加轻型的内燃机作为卡车动力。其故障率高,可靠性低,一旦战场上大量抛锚,反而不如用马车。”

英国武官给出否定回答。但英国在技术革命上并不保守,武官又加了句:“我们正好观察这次战争,或许能为今后的军事改革提供方向。”

朱尔典却愈加烦躁,他不在乎什么军事改革,在乎的是这场搅屎能不能成功。

日本公使谈及国防军的动员速度和卡车的运用,如果中国政府因此获得巨大的战力优势,对英国来说可就不妙了。

朱尔典忽而对伊集院彦吉说道:“日方是否愿意在维护中国秩序上出一份力?”

听到对方有求于己,伊集院彦吉一改弓腰低首的姿态,转而扬起头反问道:“英方对当前局势持何等立场?”

朱尔典不说话,反而是他身后一名武官答道:“张勋的军队很难抵挡中国正规军的攻击,或许日方能出一份力。”

伊集院彦吉不置可否,很滑溜的答道:“我们可以考虑一下。”

随后,正在南京筹备义勇队英国韦乐沛中校接到来自帝都的情况通报。

首先是中国国防军动员速度非常快,二月中旬至少有两个配备大量火炮和卡车的步兵团抵达南京。

其次是日方愿意召集在上海附近的日裔浪人加入英国组织的义勇队。这批浪人成分复杂,大多是退伍后找不到活路的日本军人,正好可以利用。

韦乐沛对中国国国防军的反应速度也非常惊讶。他回复朱尔典,表示自己借助怡和洋行的关系,从上海购买到一万支步枪和几十门火炮,以及大量辎重。

另外他从上海的租界雇佣了一千多的雇佣军,包括七百名受英国军官指挥的印度士兵,以及部分华人。

这些人员和装备正搭乘铁路向南京而来,名义上算张勋麾下。日本人若是能加入,无疑大大提高韦乐沛这支义勇队的实力。

“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也太短了,短到雇佣军无法磨合。”韦乐沛原以为战争要等到三四月份才爆发,但现在大大提前了。

可在隔天,更糟的消息传来——中国国防军拥有高性能的飞机,可以进行‘两百公里’半径内的空中侦查乃至打击。

更要命的是这种飞机上装备了非常先进的无线电设备,可以将空中侦查到的情况及时汇报到地面。

这意味着国防军地面各部间也将拥有轻便灵巧的无线通讯。

作为外交官,朱尔典对通讯技术的进步倒是敏感。他迅速向伦敦汇报,得到的消息一喜一忧。

伦敦回电表示英国最近也获得了诸多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高性能飞机、卡车和电台只是其中之一。

这些技术将大大提高军队战斗力。但大英帝国依旧拥有冠绝全球的国力优势,这点无可置疑。

坏消息是这些优势一时半会没办法惠及远东的英国势力,而中国取得同等优势顶多算在英王的预料之内。

查尔斯一世亲自回电慰勉了在中国的朱尔典,并授权他用一切可能的手段遏制中国,尤其遏制其中央政府的权力扩张。

一系列电报汇总到韦乐沛中校手里,这位英国武官顿觉压力山大。

上海的租界内正在到处流传他组建义勇队的消息,包括《大公报》《字林西报》等中外报刊都在刊登相关新闻。

整个东亚都在关注这场可能决定地区走向的战事。

帝都外交部已经向英国使馆提交抗议,强烈反对英方干涉中国内政的举动,并调动了所有宣传机器向全国揭露西方列强的丑恶嘴脸。

朱尔典表示英国处于中立,南京发生的事情属于张勋的个人雇佣。但这种糊弄人的话语骗不了任何人。

内忧外患之际,原本蛇鼠两端的各省也不得不站出来表态支持中央。大部分知识分子好歹要点脸,知道站出来反对英国干涉,痛骂张勋卖国,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冯国璋此刻已经带兵抵达上海,看到报纸上接连不断的消息,只能哀叹道:“张少轩犯傻吗?他把英国人拉进来,举国皆敌,谁敢帮他?”

段祺瑞看了报纸也是大骂,“大帅也是糊涂,如此大是大非之事,怎么就让张勋胡来?萧总统的位置本来不稳,现在反而固若金汤。”

就连南方革命党对此也怅然若失,除了少部分脑残支持外国干涉,大部分同盟会成员只当啥事都不知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