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02TXT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五十三章,三大神器得其二!

“这就是超级巴祖卡?美国现在最厉害的单兵反坦克武器?”

建新公司反坦克武器分厂。唐华拿起一根长度超过一米五的大钢管掂了掂,不装火箭弹的空筒6.5公斤,够有分量的。抬大钢管上肩膀瞄了瞄,摇摇头,把火箭筒扔了。

“美国人的这武器也不怎么样嘛。”

现在,主流的单兵反坦克武器有两种。一种是德国“铁拳”和苏联的仿制品rpg-1、仿制品的改进版rpg-2(刚开始研制)。一种是“巴祖卡”系列及仿制品。

“铁拳”其实不是火箭筒,严格来说它是一门发射前装超口径炮弹的低膛压无后坐力炮。一扣扳机,“砰”,一颗弹丸晃晃悠悠大弧线飞出去。作为动量平衡,炮管向后喷出许多粉末状的配重。由于初速实在喜人,“铁拳”的有效射程比手榴弹远不了多少,rpg-1也改善得有限。

“巴祖卡”和“超级巴祖卡”是正儿八经的反坦克火箭筒。发射器是一根长长的钢管,把火箭弹从钢管屁股塞进去,一扣扳机,火箭弹朝后喷火,当火箭弹运动到管子前端、飞出钢管之前,推进剂燃尽火箭停机。这是必须的,要是火箭弹出了管发动机还在喷火,射手怕是要成烤猪。

为了让火箭弹能多一点加速时间,“超级巴祖卡”的管子巨长无比,必须拆卸成两节让两个士兵背负,否则根本没法行军携带。如果战斗中背着两截钢管的士兵相互跑丢了、有一个阵亡了或是脚崴了掉队,这火箭筒就废了。

即便做了一米五几的管子,“超级巴祖卡”发射的火箭弹初速也就一般般,有效射程200米,条令要求最好在坦克接近到100米以内才开火。

唐华知道在21世纪,“巴祖卡”这个流派赢了,成了单兵火箭筒的主要形式。但那是基于大推力超速燃发动机以及纳米技术的固体推进剂才做到的,现在上哪找这些黑科技啊。

“我知道你们拿到超级巴祖卡之后已经开始着手仿制了,效率很高。”唐华说,“现在,根据兵工总局、军委后勤部的装备新规划,对单兵反坦克武器的技战术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重新研制。当然,你们的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可以算是为研制新单兵反坦克武器做的技术准备。李书记,现在仿制超级巴祖卡,都有什么零部件已经自制成功了?”

“火箭筒的发射管已经可以造了,”反坦克武器分厂的李竹平书记说,“火箭发动机的固体发射药已经仿制成功,火箭发动机正在仿制,火箭弹的锥形装药和铜罩已经制作出一批试验品,正打算进行破甲测试。”

“第一,找一个制造57无后坐力炮的师傅来加入设计小组,最好是熟悉无后坐力炮发射药的;第二,火箭筒的仿制小组全员加入新的设计小组,组长还是谢光选。还要另外新加一些人手,工程师、技工师傅都行。”

第二天开会的时候,唐华面前的长桌除了昨天那具超级巴祖卡,还多了一具“铁拳”,还有一根大铁管,长度直径和超级巴祖卡差不多。

“这是德国的铁拳,无后坐力发射,弹丸初速大约40米每秒,射程很近。”

“这是日本造的四式90毫米伞兵反坦克火箭筒,从沈阳找到的试量产型。”唐华说,“其实它和这支超级巴祖卡是亲戚。不过现在我感兴趣的是它的火箭弹。”

唐华拿起一枚日式反坦克火箭弹。严格来说,这叫做涡轮自旋转稳定火箭弹,尾部有6个倾斜的喷气孔沿圆周均匀排列,点火后既推进火箭前进,又能产生自旋。

“现在的火箭筒体积重量太大,非常不适合步兵携带,尤其是我们以徒步行军为主的步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仿制超级巴祖卡,要重组设计队伍,重改方案。”

“我先定个大概方向。新火箭筒要采用低膛压无后坐力-火箭发动机混合方案。火箭弹以无后坐力炮方式发射出膛,在飞出安全距离后,弹上发动机点火,给火箭弹再次加速从而达到较远射程。火箭发动机参考四式火箭筒,采用多喷管自旋。发射管不是火箭筒那种非承压结构,也不是无后坐力炮那种相对较高的膛压,而是要承受一个比较低的膛压。谢总工,你来设计一个详细的火箭弹布局方案。”

“如果火箭弹采用铁拳式的超口径模式,箭形弹,火箭弹飞行的稳定性是关键,”设计小组组长谢光选说,“我在三天之内出一个布局方案。”

“设计小组和无后坐力炮师傅请尽快计算出所需的管壁厚度。”唐华补充道,“发射筒的直径就不需要89毫米了,就定在40毫米吧。”

在李书记的调度下,反坦克武器分厂立即乒乒乓乓动了起来。

当然不需要唐华时时刻刻盯着,等设计进入到下一阶段,唐华去瞅瞅这设计组有没有跑偏,就行了。

谢光选是51式90毫米火箭筒的设计师,就交给他本人来搞最合适不过。作为共和国军工系统早期的跨界大佬,谢光选无论做什么型号都能做出让人大吃一惊的作品。(他在设计完51式火箭筒之后就转行跳槽了,第二个作品是长征二号运载火箭。)

……

唐华还需要拨动另一个厂。

在大连建新公司厂区的边缘,靠近郊区森林的地方,有几座红色的小厂房和一个金黄色的大车间。

里面住着一个白胡子老爷爷。老爷爷会造火箭炮。

钟林林,1923年参加工运,1925年亲历五卅惨案。1926年在东北兵工厂做技工,亲历918。后回关内,在汉阳火药厂做工程师,亲历武汉沦陷。后在重庆军工署谋职,亲历重庆大轰炸。1947年来到根据地,1948年在华北兵工厂组建了火箭技术室,在作坊里自制了第一门102毫米多管火箭炮。1949年华北军工厂调整,钟林带着他的火箭炮技术室来到了大连,成为建新公司的一个分厂。

见到唐华,钟老就打开了话匣子,聊他工厂里的宝贝。

“这个a3火箭炮,我在华北做的时候材料短缺,很多零件质量不好。到了大连条件好多了。以前做出来的火箭弹射程五千米,现在七千五百米还不止。”

“定向管现在是用大连的外国机床削出来的,比以前造的打得准多了……”

钟老爷子还有更宏伟的计划。建新公司的机器好,钢材好,火药也好。现在钟老爷子琢磨着火箭炮也要鸟枪换炮了。正在设计一个更大的家伙,152毫米口径重型火箭炮,威力射程都要高一大截。就是这东西可能马拉不动,肯定得是车载火箭炮。

“钟老,钟老,”唐华打断中老爷子滔滔不绝的蓝图描绘,把文件递了过去,“兵工总局下发了火箭炮的新规划,您有新的研制任务,但不是152毫米重型火箭炮……”

钟老爷子规划的152毫米火箭炮大概是喀秋莎的增强版,射程和132毫米喀秋莎差不多,威力大一些。

但是如果抗美援朝开打,苏联一定会加大援助,不但之前谈好的122和152榴弹炮,喀秋莎也会一并送过来。

国内的军工产能还是不足,能问苏联老大哥伸手要到的东西,如果又不是技术含量特别高,那就先伸手要着最好。

兵工总局的规划就一页,研制任务也是一页纸。钟老爷子看完这两页纸,抬头看着唐华。

“研制口径100至110毫米口径的轻型多管火箭炮?那就还是我的a3火箭炮喽?”

钟老爷子研制的102毫米火箭炮在工厂称为a3型,部队一般称50式火箭炮。在抗美援朝中使用过,喀秋莎大批到货之后就转给越南打法国佬了。

“钟老,我军现在的摩托化程度很低,而且境内有很多山地丘陵,也不太适合重装机械化部队展开。”唐华解释道,“因此当前急需研制一种可骡马牵引的、适合山地使用的轻型多管火箭炮。而且,这种火箭炮要正规军能够使用,甚至游击队也可以使用。”

唐华用铅笔和尺子在纸上画了一张草图。

“首先,新的火箭炮,火箭弹的长度适当缩短,定向管的长度也适当缩短。其次,取消火箭弹尾翼。第三,以发动机6喷口偏转产生自旋来保持火箭弹的飞行稳定。”

钟老爷子能看明白唐华的示意图,问道:“为什么要取消尾翼?尾翼是重量最轻的使火箭弹保持稳定的方案。”

“是的是的,发动机的6个喷口偏转,会让同等推力下,火箭向正前方的推力矢量降低10%,而取消尾翼给火箭弹带来的性能增益不足以弥补这10%的亏损。”唐华说,“但是,这可以让火箭弹在紧急情况下,不需要火箭炮架、定向管就能发射出去并且保证有很高的命中精度。”

钟老爷子猛地从图纸上抬起头来,厚厚的眼镜片后两只眼睛盯着唐华直看。

“唐华……部长,你早就想好了这种火箭弹的方案构思,是吗?”

唐华笑笑,摊了摊手,“我只是从部队实际情况和战术——运动战山地战的角度,觉得我们需要这样一种火箭炮,但是具体的工程设计,要拜托您钟老。”

“我知道,我知道,”钟老爷子说,“我47年投奔华北解放区,在刚到那儿的头一年时间里,华北的解放军也是每天都在不停行军,撤退、阻击,经常就上了山。所以我一直想的是,怎么样让解放军也有果军那样的重炮。今天听你说山地战火箭炮,恍然大悟,两条路都是正道嘛。”

钟老爷子噔噔蹬蹬走进办公室,开始摇电话机。

“邢局,我要一组人,七车间那六个小伙子吧,现在就到我这里报到。是兵工总局的研制任务。”

“我找冯才发,就说钟林找他,让他赶紧来我这里一趟。”

“吴运铎吗?小吴,我要研制新火箭炮,你要是方便就过来帮我。”

唐华听见吴运铎三个字,眼睛一下瞪大了。

“吴运铎……他身体还好吗?”唐华问。

吴运铎,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自传体文学《把一切献给党》的作者,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也是“狂热”的兵器制造专家。现在的吴运铎失去了4根手指、三根脚趾、一只眼睛、左腿膝盖,虽然被送去去苏联治疗,现在身

体里还有七八块弹片没取出来。

“去苏联治疗一年多,回来大连继续休养了一段时间,还可以吧,”钟老爷子说,“前几个月问他去不去西南局株洲兵工厂当厂长,他说要留在大连,所以现在是引信厂的副厂长。这个火箭炮我马上就开始做,今天下午就开始。”

“好,那我也留在这儿住了,”唐华说,出门对远处站桩的吴秘书喊道:“吴秘书,开车去把我行李拿过来,再找一套铺盖。”

钟老已经拿出绘图板,开始设计火箭弹的推进系统了。唐华现在不知道大连厂生产的发射药和推进剂的参数,只能在一旁看着钟老一边查手册一边在纸上画图、标数据。

“唐部长,我初步计算的结果,”钟老说,“因为火箭发动机偏转安装,要达到和102火箭炮相当的射程,火箭弹的直径要少许扩大一些。至少扩大3毫米。”

“我设想的口径就是100到110毫米,在这个范围内就行。”

“扩大3毫米是105毫米……不行,和105榴口径一致,易混淆。”钟老从东北兵工厂到现在做了20多年兵工,对弹药口径太熟悉不过。“106毫米……也不行,和无后坐力炮冲突。107毫米是化学迫击炮的口径。108毫米。108毫米你看行吗?”

唐华点头表示同意。

啊,因为这个时代我军还有缴获的107毫米迫击炮存在,所以,名满世界的107火箭炮要成为108火箭炮了吗?

在设计室,炮厂来的工程师冯才发、引信厂的吴运铎见钟老确定下了火箭弹的口径和外形,立刻就拿起图纸抄副本,然后拿着副本往车间走。

“老吴,老冯,你们是马上就要去开机床做火箭弹外壳?”唐华问。

“那当然,零件设计一个做一个,以前都是这样的。”

唐华看看设计室坐在自己对面低头画图的钟老爷子。

……这效率有点吓人啊。钟老找来的都是一群疯子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