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02TXT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四十二章,朗道号空间实验室

1967年4月。

第一枚长征-15在天津出厂,唐华都没时间看它在车间里检测的时候长啥样,长征-15就在4月20日装上运输船往文昌运了。

唐华现在在莫斯科……

多亏钱学森以长征-5为基础设计cbc构型的登月火箭,否则绝对不可能在13个月内制出第一枚火箭,其中还包括火箭模型台架测试的几个月。

天津火箭厂在制造长征-15的台架测试模型时,就在准备长征-15正式版火箭的模块半成品,长征-15台架测试通过,即刻在车间里装配。

“米高扬主席同志,”唐华说,“第一枚长征-15的完工日期是个奇迹,或许是不可重复的奇迹。我只希望工程接下来的节点按部就班执行完毕就好,不出事故才是项目准时完成的最大保证。”

米高扬:“按部就班,不出事故的话,我们登上月球的日期是?”

“中国火箭和苏联火箭需各进行一次无人飞行测试。第三次飞行测试搭载航天员,飞船在近地轨道进行载人飞行测试和登月舱甩脱测试;第四次是载人绕月飞行测试;第五次测试仍然绕月,但向月球发送一个无人的登月舱进行登月实操模拟;第六次在月面着陆,时间是1969年8月。”

米高扬:“你上次分析美国人可能在1969年7月成功登月。”

唐华:“更糟糕的是,美国人甚至还可以加速。如果不追求100%可靠,他们可以略过某些步骤,在1969年2月就登上月球。其实我们确实也保留了加速的潜力,比如省略第五次飞行测试,但提前5个月仍然无法抢到第一。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得保证第一枚苏联火箭在今年12月升空,这并不容易。”

唐华见米高扬之前去两个火箭工厂看了一眼,任新民把整个生产质量管控起来了,但工作效率也下降了,按这个速度,苏联第一枚火箭得在1~2月才能发射,相隔6~7个月。

米高扬:“如何加快苏联火箭制造的进度?”

唐华:“给okb-1和okb-52,以及火箭生产的5个相关工厂的工人发放特别奖金,额度大约是工人工资的50%吧。”

米高扬:“你们中国已经在这么干了?”

唐华点点头。

……

唐华从北京动身前往苏联前两天,文昌发射了一枚长征-5,这是库存的最后一枚长征-5了。

火箭搭载了okb-1设计制造的登月飞船服务舱和指令舱,这俩加起来近40吨,长征-5勉强能把它们打到160公里的高度。在这个高度绕了几圈,登月飞船把指令舱弹出来,启动火箭发动机返回地球,基本准确地坠落在南海海面。

指令舱里面的三个模拟假人看上去没有碎成八瓣,不过在飞行全程假人有没有受到超出人体承受极限的过载,这得读模拟假人上装的记录仪存储器慢慢分析。

okb-52设计制造第三级火箭(奔月火箭)和登月舱,因第三级氢氧火箭工作量很大,1966年10月okb-52把登月舱设计制造转交给天津卫星制造厂。即便如此,在第一枚长征-15发射时,第三级仍然只是配重,主要测试火箭的一、二级。

天津卫星制造厂承接了okb-52登月舱的半成品资料,现在正努力鼓捣,争取在第三枚长征-15上天时完成登月舱样机。

okb-585的逃逸塔会在1967年12月用质子号火箭进行飞行测试。

登月舱样机制造成功后,也会由质子号进行一次无人测试,也就是把它和指令舱发射到近地轨道,测试测试登月舱和指令舱脱离(去登月)、再组合(登月回来了)、再脱离(撇开登月舱,指令舱要回家着陆了)这三个动作。

这比阿波罗飞船稍微简单一些。阿波罗飞船的登月步骤是:

把尾部服务舱发动机喷口后的登月舱解绑;飞到飞船前方掉头180度与指令舱对接(让2名宇航员从指令舱进入登月舱);脱离(去登月);再组合(登月回来了);再脱离(撇开登月舱,指令舱要回家着陆了)。

中苏的登月飞船步骤简单一些,就是登月舱比较狭窄。

在星辰设计局,登月的航天服样品正在接受测试。

眼前是一个水深超大的水池,两名航天员在水里面工作,水能让航天员浮起来,也能通过配重模拟月球1/6重力情况。

水池除了两名航天员,还有一个指令舱模型和一个登月舱模型。

“航天员正在从指令舱进入到登月舱。”

旁边的工程师讲解试验的进度。

“这次进入登月舱很顺利。之前宇航员报告,肩膀有一个凸起容易卡在舱门,我们做了修正。”

“现在,航天员测试从登月舱返回指令舱。”

唐华:“指令舱里有第三名航天员的模拟假人吗?”

“嗯,没有。”

“如果加一个模拟假人,应该可以更好地模拟穿航天服进出指令舱的时候,服装的尺寸是否贴合。”

……

图波列夫设计局。

“根据美国与苏联的限制战略核武器谈判最近达成的一致,航程超过7400公里的轰炸机将视为具备洲际投射能力的战略轰炸机,所以,它的航程是7350公里。”

阿列克谢 图波列夫——小图波列夫,现在是图波列夫设计局的总设计师了,78岁的他爹——老图波列夫现在主要做设计局和生产联合体的管理工作。

唐华:“至少比图-22好多了,图-22的航程只有4900公里,而且还很丑。”

小图波列夫呵呵笑了两声,“图-22的尾吊布局确实有时代的局限性,而且图-22的发动机不怎么好。”

唐华:“7300公里的航程,这对中国来说是恰到好处的数字,从中国本土起飞,刚好可以覆盖东南亚的所有人口聚居岛屿。……看到am-45方案的概略数据,我们的态度也很明确了,一定要引进制造它。”

am45是okb代码,意思是“航空器升级型45号”设计方案。

它今后的正式型号……如果历史没出太多岔子的话,应该是图-22m“逆火”,或许也有可能叫图-26。

引进轰-6后,西飞隔掉了图-22,直奔图-22m。

后者虽然只在型号后面加了个m,其实图-22和图-22m根本就是两种飞机,叫成改进型的名字只是为了掩人耳目。

除了航程达到7350公里,图-22m的最大飞行速度1.8倍音速,无论是突防还是快速打击都方便得多。

飞机设一个内弹舱,可装6枚长度不超过7米、重量不超过1.5吨的弹药;2个外挂架,各可挂一枚重量不超过3.5吨的弹药。一架飞机出去可以丢16吨炸弹。

现在唐华看到的am45和原位面的图-22m“逆火”也不完全一样。

首先是飞行员只有3人,原位面的“逆火”是4人:飞行员、副驾驶、领航员、武器操作员。

鉴于现在可以简单粗暴地使用gps定位,领航员被砍掉了,新“逆火”只有3人:飞行员、副驾驶兼领航员、武器操作员。

老“逆火”巨长无比的机头现在缩短了很多,因为雷达的基本元器件全部集成化、小型化了(原位面的老“逆火”上面还一堆的电子管)。

唐华:“没有空中加油装置?”

“限制战略核武器谈判最近在谈的条款,轰炸机必须航程低于7400公里且没有空中加油装置,才可叫做中程轰炸机。”

看唐华哦了一声,小图波列夫又补充道:“你看,这儿,这儿,我们在机头和机身前部设计了空槽,如果有必要,飞机可以很快就装上空中加油装置,只需要6名地勤人员工作1.5个小时。”

……

“达瓦里希唐,中国和苏联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整个经互会之间的贸易额总和了,而中国还只是经互会的观察员国。”

波德戈尔内见唐华的时候,先从经互会的话题开始说。

“中国和苏联,很显然,无论是经贸关系还是政治军事的合作,都不应该归为普通的经互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唐华说,“如果中国进入经互会体系,反而会对东欧其他的成员国造成不必要的冲击,因此保持现状还是最好的选择。”

“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去年和今年两次讲话,都强调让劳动人民享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绩,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物资供应。”波德戈尔内放低声音,“所以,中国和苏联的贸易额在未来几年还会增长得更快,我们可能需要进口更多的轻工业品。”

唐华:“轻工业品中国现在逐渐能够完全满足国内的需求,其实过去我们就一直在进行此类贸易。……如果苏联方面对此有长期的需求,我们可以安排计划,扩大产能。不但轻工业品,一些工业化食品,现在也可以批量出口。”

现在的进出口情况,中国可以进口小麦、做成方便面再卖到苏联;或者进口玉米养猪,猪肉做火腿肠,再拿去出口。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一些此类出口订单了,在莫斯科街头就时不时能见到左手酒瓶右手一根火腿肠的苏联同志。

苏联方面要更多的中国货物,那中国也要多进口苏联商品,维持贸易平衡。

22.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一次签了6台,西南地区的水电开发要用。今年的水电规划,共需要12套大型水力发电机组,国内刚刚突破20万千瓦的门槛,年产能只有6套。

大规模开发水电,水电机组制造的产能就不够了。

技术良好的轻工业加上顺畅的进出口环境,可以加速国内重工业、基础工业建设,基本的加速模式就是这样。

“这些水力发电机组不是重点,”唐华说,“还有更大的工程,需要更大量的水力发电机组,但是,这个水利工程还存在着一些待攻关的技术。”

“我们打算在长江中下游,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葛洲坝附近,截流长江,建设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波德戈尔内:“总装机容量大约是多少?”

唐华:“现在粗略估计是270万千瓦,但先需要中苏两国的专家一起对工程进行规划设计。”

……

“看,这是我们刚完成改造的“朗道”号实验舱,或者说空间实验室的图纸,这可是当前最好的凝聚态物理和宇宙学太空实验舱。”

苏联科学院,唐华和孙家栋兴致勃勃地向朗道展示“朗道”号(原长空二号)实验舱的情况。

1965年长空一号坠毁后,唐华和钱学森决定直接跃进到第二代空间站,发射苍穹一号。

苍穹一号发射成功后,备份的长空二号也不能趴在仓库里吃灰,正好这个空间站用长3捆就可以发射,现在还有一些剩余的航天发射能力可以利用。

于是卫星厂就把长空二号改装成了一个实验舱,改名为“朗道”号。原先只有一个对接口,现在前后个一个。发射入轨后,“朗道”号与苍穹一号对接,组合在一起后空间站的重量增加了50%,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增加了75%,宽敞多了。

如果再有载人飞船要连接到空间站,就接到“朗道”号空余出来的那个对接口。如果加上货运飞船,整个空间站体系就是四体组合,也挺有排面的。

“那就太有意思了,“朗道”舱整个作为物理实验室,能放很多大型设备进行实验。”实验物理学家伊利亚 弗兰克说。

朗道:“据说如果在微重力条件下,我们有可能生成爱因斯坦-玻色凝聚态物质,如果在太空中把这个实验做出来,那肯定会是当年度最重要的物理发现。”

唐华:“就是知道爱因斯坦-玻色凝聚态这个东西对重力敏感,所以“朗道”号的默认试验设备就是它。具体在实验舱的这个区间。”

唐华用手指着图纸上的某个区域,那里有一墙的仪器柜,其中有两个还凸出很多,看上去就很不简单。

仪器柜占据了“朗道”号2/5的长度,剩余的地方布置了一些高能宇宙射线探测器。

朗道左看右看,觉得还像那么回事。他不怎么做试验,但物理所的实验室他还是会定期去看看的。图上有仪器设备的重量、尺寸。耗电量,除此之外,图纸中还用简笔画画了一个在仪器面板前的小人,看简笔画线条扭曲的样子,这个小人可能挺痛苦的。

朗道:“看起来还不错。听说上次我们能把医生和工程师送上太空了,这次应该送一个量子物理学的研究人员上去。我看看物理所谁去合适……”

唐华咳嗽一声,伸出手戳了戳图纸上的“朗道空间实验室”这行字。

朗道:?(有一丝不详的预感)

唐华微笑不语看着朗道。

孙家栋也微笑不语看着朗道。

伊利亚 弗兰克突然明白过来,也转头看向朗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